生活中,有不少途徑會遇到一次性補償收入,你是否了解當你取得這些收入的時候個稅是如何征收的呢?下面請跟著申稅小微一同開啟今日份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個稅政策梳理之旅吧。
解除勞動關系VS提前退休VS內部退養
一次性補償收入個稅政策
情況一
解除勞動關系
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3倍數額的部分,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政策依據
《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后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第五條
案例解析
2019年3月,A公司與小張解除勞動合同,公司支付小張一次性補償金20萬,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40000元,則小張應該就該項一次性補償收入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為多少?
一、找稅率
一次性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40000*3=120000元,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3倍數額部分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200000-40000*3=80000元。
按照綜合所得稅率表:稅率10%,速算扣除數2520。
二、計算稅款
應交的個人所得稅:
80000*10%-2520=5480元。
情況二
提前退休
個人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而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應按照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離退休年齡之間實際年度數平均分攤,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一次性補貼收入÷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年度數)-費用扣除標準〕×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年度數
政策依據
《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后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第五條
案例解析
老張2019年4月取得提前退休一次性補償收入21萬元,其從辦理退休手續到法定退休年齡還有3個納稅年度,費用扣除標準為6萬元,請問老張應該就該項一次性補償收入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為多少?
一、找稅率
一次性補貼收入÷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年度數-費用扣除標準=210000/3-60000=10000元。
按照綜合所得稅率表:稅率3%,速算扣除數0。
二、計算稅款
應交的個人所得稅:
10000*3%*3=900元。
情況三
內部退養
個人在辦理內部退養手續后從原任職單位取得的一次性收入,應按辦理內部退養手續后至法定離退休年齡之間的所屬月份進行平均,并與領取當月的“工資、薪金”所得合并后減除當月費用扣除標準,以余額為基數確定適用稅率,再將當月工資、薪金加上取得的一次性收入,減去費用扣除標準,按適用稅率計征個人所得稅。
政策依據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所得稅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58號)
案例解析
老張因某些原因辦理了內部退養手續,他還有12個月就達到了法定離退休年齡。公司給予其一次性60000元的補償,當月老張領取的工資為2000元。請問老張應該就該項一次性補償收入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為多少?
一、找稅率
領取當月應納稅所得額=60000/12+2000-5000=2000元
適用3%的稅率。
二、計算稅款
應交的個人所得稅:
(60000+2000-5000)*3%=1710元。

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