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稅負在全世界來看還是比較重的,在愈加嚴格的監管之下合理避稅是企業不得不重視的一個問題。
但是很多企業老板并不熟悉財務,更別說稅收籌劃了。而令人無奈的是,財務對于稅務方面也不甚重視,
并且由于老板的不重視導致財務要執行一些財務決策時很難得到其他部門的配合從而缺乏必要的數據資料。
1
“企業存在的哪30大風險你們知道嗎?”
大部分人都覺得我們大家都一樣,法不責眾;二是就算我哪天倒霉被稅務局抽查了出了問題,
不就是找人情花點錢的事情嘛。
然而,數據顯示,2017年所有破產的企業里面 30% 是由于稅務失控。
你想啊,企業交的各項稅也是成本,多交虧了,漏交又要受到懲罰,那可不是。
有些企業做賬不合理導致多繳稅,有些企業則是因小失大,為了少繳稅而觸犯了法律,
輕則加息補繳,重則追究刑事責任。
下面例一下企業存在的30大風險老板們要掙大眼看看你知道多少?
1、收入確認的風險
2、報表異常的風險
3、內外二套帳的風險
4、稅、利潤等指標預警的風險
5、個人所得稅轉嫁企業的風險
6、費用合理性列支的風險
7、會計賬目描述的風險
8、長期往來掛賬的風險
9、年終關帳的風險
10、收入、成本配比的風險
11、老板隨意取錢的風險
12、失控發票的風險
13、跨年度發票取得的風險
14、合同涉稅條款的風險
15、多年不查賬的風險
16、社保繳納的風險
17、被舉報或私吞的風險
18、虛購(開)發票的風險
19、個人卡公用的風險
20、總分支機構的納稅風險
21、并購、股權轉讓風險
22、虛假業務的風險
23、虧損企業的風險
24、自有與借入資金的風險
25、 公款私存的風險
26、財務與業務不匹配的風險
27、避稅地設立企業的風險
28、企業清算(跨區變更)的風險
29、四流不一致的風險(合同、資金、票、貨流)
30、股東借入款的風險
1、老板稅思維“誤區”造成
有些老板認為辦企業10多年了,我不懂稅不是也沒出問題嗎?大家都是這樣的,沒什么好怕的!
有些老認為稅務部門有我的“哥們”,出事可以搞定的,
更有些老認為90%以上企業家都認為稅是財務的事 !
唉!我們財務姐姐哥哥們是不是很冤~
2、稅務專業人才稀缺造成
目前很多企業財務人員專業水平只能是計帳會計的水平,遠遠沒有達到稅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能力和資質
3、中國的稅務環境造成
2017年稅務環境較寬松,違法成本低,稅收稽查力度相對弱,營業稅和增值稅并存,
2008年前的稅收繳納實行“收付實現制”,稅務檢查主要以抓“稅源”為主,稽查手段和方法主要靠“人力”
2017年后稅務環境較嚴峻,違法成本高,稅收的復雜性、多變性、獨特性、無償性強制性固定性;
發票控制稅源的政策,復雜性,全面實行營改增, 7月1日后有5大類稅收、60多個增值稅稅目稅種。
不同行業不同政策,多變性,10年稅制改革路程,簡稅制 , 寬稅基,低稅率, 嚴征管,國地稅合并 金三上線,
稅收稽查力度強,2008年開始,稅收繳納實行“權責發生制” 金稅三期上線、 CRS在中國落地。
2
“了解過CRS和金稅三期的意義嗎?”
CRS的中文是金融賬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標準,簡單解釋下就是各個國家都能相互交換個人的財產信息,
也就是說在國內涉及財務問題,國外的銀行金融機構也能知曉。
金稅三期的意思則是個人財產信息國家各部門聯網互通,全國信息集中并共享。
作用就在于財產從原來的企業放大到企業的法人、高管、財務等個人,從而能夠堵住隱匿收入和逃稅的途徑。
總的來說就是稅是很重要且是必須要交的,企業可以找專業代理來幫助自己交稅,一定要重視起來。